『上篇』和大家分享了埋點的作用,以及數分在其中擔任的角色。本文將分享一個通用的「埋點設計方案」,雖然埋點設計很多公司都是由產品同學負責,但數分同學需要做到把關,以及後期的數據校驗,因此設計的方式及內容是需要掌握的。
0️⃣1️⃣埋點設計方案
埋點設計方案需要根據一定的規範,將每個點位記錄在埋點文檔中,用於開發及上線後的指標計算。因此,埋點設計需符合三項原則:規範化、簡潔化、統一化,讓應用者一眼就知道點位在描述什麼。
埋點源於頁面,因此在分享設計方案前,先看一下埋點同學眼中頁面的佈局。這裏參考阿里SPM(super position model 超級位置模型) ,用於跟蹤頁面模塊位置的編碼
通俗來講,就是頁面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由A、B、C、D四段構成,如下圖:
A:代表當前產品的業務
B:代表當前頁面的名稱
C:代表頁面中模塊的名稱
D:代表模塊中具體點位的名稱
舉個例子
圖中「郵儲銀行不再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這個點位,則爲:預覽器.首頁.信息流.第六條新聞。一般在實際埋點定位中,通常採用英文和數字的方式記錄。
預覽器.首頁.信息流.第六條新聞 = app.mainpage.news.2
瞭解了頁面描述方式後,介紹一種相對通用的埋點設計方案,如下圖:
1、頁面名稱「必填」
埋點是在頁面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埋點設計需要梳理出業務的所有頁面,例如:首頁左屏、首頁右屏、列表頁、詳情頁等。每個類型的頁面都有唯一的名稱。建議:通俗易懂。
2、頁面ID「必填」
頁面名稱對應的唯一ID,例如:首頁-10000000,首頁左屏-10001000,首頁右屏-10002000。建議:按照一定的規則設定,位數最好相同。
3、位置「曝光、點擊必填」
位置記錄了用戶看到/行爲觸發的地方,用於精準定位用戶的操作,類似上面提及SPM的C.D,例如:news.top1。文檔中除了需要記錄位置,最好加上一列位置說明,用於更好的理解點位。
舉個例子
位置:首頁簽到寶箱
觸發:出現即曝光
這裏多強調一句,「頁面訪問」是無需記錄到具體點位的,因爲刻畫的是整體頁面的情況,而「曝光和點擊等操作」是需要記錄的。
4、事件名稱「必填」
事件名稱記錄了用戶行爲屬於哪種類型,類似於:喫烤肉、喫涮鍋、喫輕食,都可歸類於喫飯一樣。用戶在APP中的行爲也會有對應事件的名稱,主要涵蓋:頁面訪問、曝光、點擊、播放、啓動應用、切後臺等。當然,不同類型的APP,事件會有所差異。
掃盲 — 頁面訪問和曝光有什麼區別?
頁面訪問記錄的是一個頁面是否打開(SPM中B部分),曝光記錄的是頁面中某個模塊是否展現(SPM中C、D部分)。
一般在指標體系中,頁面訪問計算的是頁面類型指標,曝光計算的是具體模塊內容的指標,應用上有所側重。
5、事件ID「必填」
事件名稱對應的唯一ID,例如:頁面訪問-1000,曝光-2000,點擊-3000。
6、動作名稱「點擊必填」
動作名稱描述了不同類型點擊觸發的情況,例如:普通單擊、普通雙擊、連續點擊、長按、輸入、向上滑動、向下滑動。並且針對不同的業務,會有特殊的動作,例如:視頻場景下,單擊點贊、雙擊點贊、連續點贊等。
7、動作ID「點擊必填」
動作名稱對應的唯一ID,例如:普通單擊-1000001、普通雙擊-1000002、連續點擊-1000003。
8、個性化參數「選填」
針對不同業務及不同情況,還需要記錄上「業務參數」。業務參數格式一般爲json字符型,支持無限量添加內容。例如:上級頁面名稱、上級頁面url、頁面吊起來源等。
除了以上八項,有時在埋點文檔中還會加上「備註內容」以及「點位描述圖」,便於理解應用。下面,針對幾個核心事件,列舉幾個例子,供大家參考。
0️⃣2️⃣ 案例分享
在信息流APP場景中,需要記錄首頁「頁面訪問」、「內容曝光」、「內容點擊」的情況。以下爲示例,在真實應用場景下,會比這個內容要複雜一些。
【頁面訪問】
【內容曝光】
【內容點擊】
文章來源:小火龙说数据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XD6TQD8T_FsMxjnv_y0VrQ
※※※※※※※※※※※※※※※※※※※※※※※※※※※※※※※※※
我是「數據分析那些事」。常年分享數據分析乾貨,不定期分享好用的職場技能工具。各位也可以關注我的Facebook,按讚我的臉書並私訊「10」,送你十週入門數據分析電子書唷!期待你與我互動起來~
文章推薦
◆跟資料打交道的人都得會的這8種資料模型,滿足工作中95%的需求
回顧十週入門數據分析系列文:
關注數據君的臉書:
我是「數據分析那些事」。常年分享數據分析乾貨,不定期分享好用的職場技能工具。按贊我的臉書,會有豐富資料包贈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