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跟資料打交道的人,應該都體會過做資料報告、彙報PPT、資料報表的痛苦,痛苦的來源大部分都來自於主管和老闆,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幾乎所有的資料和工作都要體現在ppt報告裡。
但是往往很多人做了密密麻麻的表格、統計了超多的資料資訊,老闆根本一眼也懶得看,試想下面這種表格怎麼可能讓人有看的慾望?
老闆想要看的一定是資料之間的某種邏輯關係,比如增減、環比、比率等等,而普通的統計表格圖表是無法體現這些邏輯的。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既能高效地展示資料邏輯,又能博得老闆的歡心呢?
今天給大家介紹10個創意圖表,表達複雜關係的同時還能讓人眼前一亮。
一、韋恩圖
韋恩圖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你絕對在很多地方見過這種圖表:
沒錯,韋恩圖就是這種表示資料包含、層疊、相交關係的圖表,比較適合表示5個以內的資料集合關係,下面用 FineBI 給大家展示一下具體的製作流程。
首先FineBI是專業的資料分析工具,裡面內建了非常多的圖表型別,用FineBI做視覺化報告流程主要分為3步:連線資料-資料加工-資料視覺化
1、連線資料
FineBI可以連線資料庫進行取數,或者直接從本地進行資料連線,比如SQL表、Excel表等:
2、資料加工
因為初始資料一定是髒亂差的原始資料,因此下一步我們要在FineBI裡進行資料清洗和資料加工,建立自助資料集,選擇「維恩圖資料」下的所有欄位,如下圖所示:
3、資料視覺化
在FineBI中直接建立儀表板,選擇「自定義圖表」,橫軸拖入業務人員數,元件中出現座標軸,如下圖所示:
設定圖形型別為「餅圖」,如下圖所示:
設定半徑大小為 100,內徑佔比為 0%,如下圖所示:
並將顏色的不透明度調低,就能看到交集了!全過程非常簡單,大家可以自己嘗試製作一張。
二、日曆圖
日曆圖是熱力圖的一種變形,是一種雙變數圖,由時間變數和另一種變數組成,其具體形式則是由小色塊群有序且緊湊地以日曆格式組成的圖表,每個小色塊代表時間變數(一天),而小色塊顏色則代表另一種變數,每個小色塊都根據另一種變數的值進行顏色編碼。其中,另一種變數的型別可以是定類/定序資料,也可以是定比/定距資料。
常見效果如下圖所示:
三、金字塔圖
金字塔圖經常見於人口分析、年齡分析、地區分析等,比如下方的男女人口金字塔圖,這種視覺化圖表其實是條形圖的一種,只不過將橫縱座標軸進行了置換,製作過程也比較簡單,這裡不具體說了。
四、漏斗圖
漏斗圖可是做運營、網際網路等人的最愛了,主要用於展示資料環節的轉化情況(流失情況),最適合一些流程比較規範、過程環節比較多的業務,比如銷售、生產車間、電商運營、流量分析等。
五、雷達圖
雷達圖也叫蜘蛛網圖,最常見的比如各種球員的能力分析,這種雷達圖能夠展示同一組資料當中不同分類的具體數值大小情況,既能夠橫向對比每個分類的大小,也能透過面積來展示某部分與整體之間的佔比情況。
六、散點圖
散點圖一般用於資料計算較多,他的優點是能夠快速瞭解資料的整體分佈情況,以及辨識異常資料、進行相關性分析等,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只適合橫向對比,不適合自身的縱向對比,因為散點的分佈只能代替整體,不能代表區域性。
七、玫瑰圖
玫瑰圖又叫南丁格爾圖,是餅狀圖的一種變形,普通的餅狀圖只能展示一個維度的資料,也就是扇形的大小;而玫瑰圖的好處就是能夠展示至少兩個維度的資料,扇形大小、半徑長短分別代表兩個維度的資料,分析更加全面。
八、流向地圖
普通的地圖圖表只能展示靜態資料,比如各省份對比、各城市對比,但是對於隨著時間變化的資料就無能為力了,而流向地圖能夠展示某個物體從A位置到B位置的全過程
九、熱力地圖
熱力地圖相比於普通地圖型別,能夠透過顏色的變化程度快速直觀地反應熱點分佈情況。
十、範圍面積圖
用來展示持續性資料,可很好地表示趨勢、累積、減少以及變化。
總結
除了上面這10種,FineBI 裡還內建了20多種更加炫酷的視覺化圖表,最終能夠製作出十分炫酷的視覺化效果,其實圖表種類雖然繁多,如何選擇正確的圖表達到“一圖勝千言”的效果才是視覺化報告的重點。
文章來源於:李啓方
文章連結:https://zhuanlan.zhihu.com/p/352390853
※※※※※※※※※※※※※※※※※※※※※※※※※※※※※※※※※
我是「數據分析那些事」。常年分享數據分析乾貨,不定期分享好用的職場技能工具。各位也可以關注我的Facebook,按讚我的臉書並私訊「10」,送你十週入門數據分析電子書唷!期待你與我互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