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斯模型
貝葉斯模型在資料分析中一般用來解決先驗機率、分類實時預測和推薦系統等問題,能夠讓我們基於過往的經驗和目前的現象做出決策。
解決問題:
1. 當我們一無所知時,如何進行推斷?
2. 當我們有了更多資訊,該如何利用它們?
3. 如何得到後驗機率?
4. 為什麼貝葉斯決策理論是“最優的”?
限制:
貝葉斯模型的假設性較強,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
PEST模型
PEST模型透過把握外部環境的變化,來改變業務和產品。如果不能正確地分析,就無法制定適當的業務戰略。
基本步驟:
1、情報收集 — 分類為PEST四要素(政治、經濟、社會、技術)
2、事實分類與解釋
3、將事實劃分為機會與威脅,短期與長期
4、納入經營戰略。
限制:
由於宏觀環境變化規模越大,變化越頻繁,因而該模型只適合中長期的經營戰略規劃,而不適合短期計劃。
漏斗模型
資料分析中的高頻模型,從起點到終點,科學地評估某項業務的各流程轉化情況,以量化的形式,幫助業務找到業務的異常環節,從而進行針對性的最佳化。
基本步驟:
1、檢視漏斗轉化率,將結果按照渠道、使用者分組進行檢視,找出轉化率明顯偏低的環節
2、分析資料變化的趨勢,按照不同時間的變化趨勢下,找出轉化波動率最大/最小的時間點
3、不同維度對比,篩選不同的渠道、使用者分組,將轉化率和變化趨勢進行對比。
RFM模型
此模型一般被用來量化使用者價值,透過R(消費時間間隔)、F(消費頻率)、M(消費金額)這3個維度,將使用者劃分為8種類型,並分別對其採用不同的營銷策略。
解決問題:
1、根據使用者價值,對使用者進行分類
2、根據使用者分類進行精細化運營,最大化使用者價值。
限制:
對於使用者的價值打分沒有一個明確的設定,一般都是根據業務邏輯來確定閾值。
波士頓模型
波士頓矩陣模型能夠讓我們對公司產品有更多維度的理解:是否盈利?市佔率多高?透過分析企業相關經營業務之間現金流量的平衡問題,找出企業現金資源的產生單位和最佳使用單位,從而解決企業的生產與收益問題。
基本步驟:
1、縱向確定市場增長狀況
2、橫向計算相對市場份額
3、確定位置、建立矩陣
4、評估業務組合
限制:
波士頓模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還是以產品選擇為主,是對產品的初步研判,使得我們在大腦中可以快速分析,但實際具體選擇時,還是要用到更為複雜的模型對其進行佈局才行。
文章來源:數據分析不是個事兒
文章連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58373713396908576/
※※※※※※※※※※※※※※※※※※※※※※※※※※※※※※※※※
我是「數據分析那些事」。常年分享數據分析乾貨,不定期分享好用的職場技能工具。各位也可以關注我的Facebook,按讚我的臉書並私訊「10」,送你十週入門數據分析電子書唷!期待你與我互動起來~
文章推薦
◆跟資料打交道的人都得會的這8種資料模型,滿足工作中95%的需求
回顧十週入門數據分析系列文:
關注數據君的臉書:
我是「數據分析那些事」。常年分享數據分析乾貨,不定期分享好用的職場技能工具。按贊我的臉書,會有豐富資料包贈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