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如何從0搭建BI系統?

數據分析那些事
9 min readSep 4, 2023

--

BI系統項目首要解決的是各業務系統之間數據整合問題,搭建一個數據整合平臺。因此從BI的前期部署到後續維護,需要考慮很多,比如數據系統後端架構,企業業務需求的適應等等

這裏就以 FineBI 的部署流程,簡單介紹一下怎麼搭建BI系統

企業從0–1建設BI的四個階段:

先把完整方案分享給大家,需要詳細看的直接下:

第一階段:收集和明確BI項目需求

收集和明確需求並非易事,尤其是挖掘需求方詳細、深層次的需求。很多企業在做需求調研時,經常由於雙方對問題描述和理解上的差異,使得需求在不斷傳遞的過程中發生較大的偏差,結果導致最終開發出來的功能與業務原始 需求大相徑庭。

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詳細的需求調研,使真實業務場景中的需求能準確地傳達給最終的開發人員呢?

總結起來有兩點:把握好總體思路和原則,做好三個關鍵環節。

環節一:調研業務部門分析場景

① — 管理層面

調研與企業戰略相關的指標分析需求,方法是層層拆解企業和部門的戰略目標,然後從數據支撐 戰略目標的角度進行分析,獲取需求數據。

例如,從某企業的公司戰略拆解到支撐戰略目標的部門

  • 該部門支撐戰略目標的 OKR 及對應的業務動作
  • 爲了衡量該業務動作而制定的衡量指標和衡量的維度
  • 該數據當前是否已有數據的存放位置等

② — 日常分析場景

③ — 隱形需求

環節二:調研數據質量

企業中的數據按來源主要分爲業務系統數據、手工收集數據、外部數據等。

  • 對於業務系統數據,項目團隊需要明確各業務系統對接人,獲取相關數據接口及數據字典,若無法獲取則需要協商,制訂應對策略。
  • 對於手工數據,項目團隊可先行收集歷史手工數據資料,此項工作可與業務部門的需求調研同步進行。
  • 對於外部數據,可參考業務系統數據的調研方式,重點關注數據的可獲取性和使用場景。

在這個過程中,項目經理需要與信息部 IT 人員溝通清楚以下 2 點:

  • 共同整理現有的數據庫數據並確認數據質量
  • 雙方確認數據是否能滿足需求,可滿足的需求則直接提供或提供新表,不可滿足的需求需要回退業務重新調研。

環節三:設計、確認及修改數據體系

在設計數據體系時主要考慮原始表和基礎寬表兩個層級,結合之前調研時所考慮的數據使用要求的最小粒度,以 及分析中可能用到的維度、指標,儘可能做到對分析場景的全覆蓋,滿足各類數據粒度要求。

第二階段:選擇合適的 BI 工具

從帆軟數據應用研究院對CIO的調研數據結果來看,CIO們最關注的還是BI工具是否高效、易用和便捷。Gartner在報告中也指出,工具的易用性在選型時是排在第一位的影響要素。基於各大調研結果,基本可以把BI工具選型分爲三大塊因素:

工具

①易用性

BI 工具的易用性主要體現在上手難度、交互體驗、學習資源豐富度等方面。

② 性能

好的 BI 工具都有與之搭配的數據引擎,一方面是提升數據響應的速度,另一方面是根據不同的數據量級及類型,靈活地調整計算模式和方案。其次在功能方面,BI 工具還要保證其穩定性,頻繁宕機和故障對企業來說是難以承受的。

③ 功能

BI 工具的功能衆多,不同企業的需求也不同,但是有幾個核心功能是必須具備的,主要包括數據準備、數據處理、數 據分析與可視化、平臺管控、場景需求轉換等。

④ 採購成本

BI 工具選型通常會受到財務預算的限制,因而採購成本也是不少企業在選型時重點考慮的因素。然而,對採購成本的 控制不等於簡單的報價和還價,價低者爲最佳,還包含對很多隱性因素的考量。

企業需要格外注意兩點:一是綜合考慮各項成本,二是學會用 ROI 模型量化價值。

Gartner 在報告中對 BI 工具採購成本的評估給出了以下 3 點建議:

  1. 評估 BI 廠商時,要從功能需求、使用其產品後獲得的商業收益和潛在業務收益等方面綜合考慮成本。
  2. 不要只關注初始價格談判,還要關注 BI 工具部署規模增長所帶來的增量定價成本,以及隨時間推移而增加的 BI 平臺 維護成本。
  3. 在考慮從一個價格較高的 BI 工具轉移到一個總成本較低的工具時,要評估轉換成本。

廠商

在廠商層面,主要考慮品牌、服務和解決方案三個要素。

① 品牌

品牌是 BI 廠商整體實力、市場佔有率、用戶認可度和口碑的綜合體現,無論買什麼,選頭部品牌總沒錯。

② 服務

在選型時要充分考慮廠商是否提供本地化服務,是否能快速響應,是否有完善的問題解決機制等,並且還要考慮對於企業特定的 一些需求,例如廠商是否能提供服務來支持對 BI 產品的二次開發。

③ 解決方案

是否擁有具體行業的解決方案反映出廠商對該行業的 BI 應用是否積累了足夠豐富的經驗。

市場

所謂大浪淘沙,市場就是最好的試金石,是工具和廠商兩大要素的綜合體現。國外市場主要的兩個行業領導者分別是微軟的 PowerBI 和 Tableau;國內帆軟連續五年獲得國內BI市場佔有率第一。

附贈工具選型評分表:

第三階段:BI 項目規劃

確定項目範圍:做什麼?

項目範圍包括組織、功能、業務、數據、接口等 5 個方面的範圍。

  • 組織範圍:框定的是實施項目的主體,企業需要明確當期項目是否只需要在總部實施還是要在總部和所有子公司 都實施,實施的內容又涉及哪些業務部門。
  • 功能範圍:指 BI 項目所包含的功能模塊及具體功能。
  • 業務範圍:描述企業需要通過 BI 系統實現的日常業務處理和分析任務,主要對業務模塊、分析應用、分析維度、 分析形式等內容進行定義。
  • 數據範圍:包括數據源範圍和數據關聯規則等,其中數據源範圍不僅描述數據來自哪裏,還包括對源數據的理解、 源數據質量保障、數據抽取等。
  • 接口範圍:考慮 BI 系統是否需要嵌入企業的其他信息系統,並實現單點登錄等功能。

組建項目團隊:誰來做

項目團隊的角色分爲團隊領導者、業務精通者、方案設計者、技術落地者等 4 類。

設計實施方案:怎麼做?

項目實施方案中應包括 3 項主要內容,即項目計劃、藍圖方案和項目管理方法。

1)項目計劃

  • 瞭解項目實施的環境-拆分現有的任務,比如自助分析項目有四個節點,那就需要對這幾個節點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拆分
  • -列出項目計劃,根據當前拆分的任務,列出具體的內容和完成時間節點;

2)藍圖方案

項目的藍圖方案一般包括 3 個部分,即整體方案、系統環境方案和詳細方案。

  • 整體方案:包括業務方案、技術方案和數據方案三個方面。
  • 系統環境方案:描述軟件環境、網絡與服務器環境的配置要求。
  • 詳細方案:是在整體方案的基礎上對每個模塊的方案進一步細化。

第四階段:BI 項目開發與管理

項目風險管理

就 BI 項目而言,風險一般存在於管理、需求、數據質量、原型、硬件環境等方面:

需求變更管理

通常情況下,需求變更要經過變更申請→變更評估→決策→回覆等 4 個步驟,若變更申請通過則需要增加實施變更和 驗證變更這兩個步驟。

項目驗收管理

項目驗收的目的是保證項目質量,一般由各個需求方或項目領導委員會審覈及驗收項目。

總結

文章簡述了完整的BI項目建設的完整流程,系統回答了企業BI項目該做什麼、該誰來做、該怎麼做,以及如何在企業內把BI項目成功運營起來從而產出實際業務價值等問題。

--

--

數據分析那些事
數據分析那些事

Written by 數據分析那些事

這是一個專注於數據分析職場的內容部落格,聚焦一批數據分析愛好者,在這裡,我會分享數據分析相關知識點推送、(工具/書籍)等推薦、職場心得、熱點資訊剖析以及資源大盤點,希望同樣熱愛數據的我們一同進步! 臉書會有更多互動喔:https://www.facebook.com/shujvfenxi/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