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有些人能力一般,但總升職加薪,為什麼呢?
向上管理做的好。
平時跟主管講話的機會都很少,怎麼做向上管理?
好好寫彙報。
很多人不把彙報當回事兒,專案彙報也是草草了事,到頭來主管感知不到你的價值。
有的人,雖然專案做得一般,但很會包裝,30w的專案彙報出了300w的感覺,那主管不僅看到了他的成果,下次還會把重要的專案交給他。
我自己寫了十幾年彙報了,也看過很多人寫的,最後歸納出了三個寫彙報時經常遇到的問題:
- 沒思路。不知道哪些該彙報,哪些不該彙報。
- 沒條理。不知道哪些先說,哪些後說,內容混亂。
- 沒重點。不知道哪些該多說,哪些該少講,直接寫成了流水賬。
那怎麼寫出言簡意賅、主管又愛看的彙報呢?
今天帶大家從內容、方法和包裝三個方面,學習如何寫出90分週報。
1、 彙報內容選取
①確定彙報框架
寫週報不是記錄每週做了什麼事,而是重點的事情推進得怎麼樣了。
所以,挑重點講:
- 工作進度:關於xx任務,目前我們的工作進度是____,已完成____,還未完成____,計劃在____(日期)之前完成。
- 工作阻塞點:關於xx任務,目前出現了一些意外情況____,我能想到的解決方案有____,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 工作資源需求:關於xx工作,目前我需要____,內部是否有這方面的資源可以使用?有的話是否可協調。
- 目標完成情況:這個月的目標是____,完成了____,離目標還有____,沒有完成是因為____,這個問題以後將____這樣解決。
- 新的工作想法:我對____問題,有了一些想法____,能夠起到的作用是____,實施方式有____。
②做好內容優先順序劃分
通常情況下,手上的任務和專案不可能只有一個,時間線也都是穿插著的,所以很容易出現多工共同推進的情況,那此時就需要根據輕重緩急,做一個排序,儘可能選擇重要且緊急的內容講,畢竟不可能讓同組同事聽你滔滔不絕幾小時。
2、 遵循一定的彙報方法
①smart原則
很多人在做彙報的時候,由於緊張,很容易語無倫次。
這邊建議大家遵循smart原則,對於已完成的工作,採用“事件+資料+對比”的方式彙報,會更具成效。
比如:
- 任務:三個月開發一套數據分析類課程。
- 資料:時間進展到50%,已經完成70%的課程開發,預計還要1個月就能完成。
- 對比:較上一門課程的開發情況,本次課程開發所用時間大大減少,效率有所提高。
②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培養邏輯性最好的原理,做彙報時用上,彙報有邏輯,主管聽得更明白。
- 定題:要確定彙報主題;
- 頭腦風暴:專案成員針對主題頭腦風暴,發揮想象力,大家把所有想法都記下來;
- 分類:將想法分類,差不多3–5個想法一類;
- 標題:給每類起個標題,每類的標題將是文章/材料的論點;
- 排序:橫向給標題排序,按照優先順序/時間順序/流程順序等維度排序;縱向給每類標題下的想法排序;
3、 視覺化模板選取
①工具彙報
要想主管滿意,視覺化也是一個大工程。比起枯燥無味的資料,主管更愛看思維導圖、酷炫圖表之類的。我自己常用的軟體有兩個,一個是Xmind,一個是FineBI。
Xmind我非常推薦思維導圖工具,不僅是在做彙報的時候,平時自己分析內容、做規劃也都可以用上思維導圖,下面這個工具是我用過最順手的,可以推薦給大家。
FineBI很多業務朋友們習慣了用Excel作圖,圖表配色、型別也都千篇一律。這個BI工具建議大家試一試,操作很簡單,拖拽欄位就能直接畫出圖表,配色主題豐富。
②圖表模板
最後直接給大家分享一些圖表模板,Fine BI中也能直接使用,大家可以去體驗一把。
放一個工具體驗地址,也是我最常用的數據分析軟體:
文章來源:李啟方
原文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7844557/answer/2947893380
※※※※※※※※※※※※※※※※※※※※※※※※※※※※※※※※※
我是「數據分析那些事」。常年分享數據分析乾貨,不定期分享好用的職場技能工具。各位也可以關注我的Facebook,按讚我的臉書並私訊「10」,送你十週入門數據分析電子書唷!期待你與我互動起來~
文章推薦
◆跟資料打交道的人都得會的這8種資料模型,滿足工作中95%的需求
回顧十週入門數據分析系列文:
關注數據君的臉書:
我是「數據分析那些事」。常年分享數據分析乾貨,不定期分享好用的職場技能工具。按贊我的臉書,會有豐富資料包贈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