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部分人都覺得讀書很痛苦,十幾年寒窗直到學生生涯結束,在剛參加工作時不免有一種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感覺:覺得以後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屬於自己的BGM終於可以響起來了。
然而,現實總是喜歡打臉的。在職場之中,當前是不是走的踏實,直接決定了後面的更高峰能不能能邁得過去。初入職場的時候不好好經營,想著過幾年突然開竅走上職場巔峰,無異於指望一個高一高二都讀的稀爛的學生,突然在高三腦殼開竅,讀書逆襲從而一舉奪魁一般 — — 完全不靠譜啊。更何況,高考還有復讀的機會,大學不會因為你復讀了一兩次而拒絕你,你大可三十幾歲再去考研,重返校園。但公司卻不會對你的年齡視而不見,要知道同樣的能力,更小的年齡註定是有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可能性。
學生生涯,就像是一款很難但是可以不斷存讀檔的遊戲。如果發現錯過了什麼,我們可以重新讀檔,憑藉積攢的經驗越玩越順。但是職業生涯,更像是一條高速公路,錯過了這個路口,要麼繞一大圈重回軌道,要麼將錯就錯,硬著頭皮開下去。可即便我們的職場生涯也能存讀檔,我們真的就能把這手牌打好嘛……
還記得之前爆火的“中國式家長”嗎,咱們來模擬一個家長的角色,對自己的孩子的人生進行規劃,利用有限的資源對孩子進行培養。類似的,假設我們現在正在玩一款模擬人生的遊戲,遊戲中的角色叫小驚。現在的小驚,已經出了“新手村” — — 學校,開始步入職場。
1、第一次讀檔:沒有確定自己的職業道路
小驚畢業之後,你並沒有思考該讓他去做什麼,而是不斷嘗試去做很多職業:公司文員、電話銷售、獵頭等等。出於“重複工作很無聊”、“沒有發展”等原因,每個工作他都做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驚發現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越來越少了,你終於玩不下去了需要重新讀檔……
不同的職業是社會分工的產物,正是這種分工,讓不同的人可以專注於不同的領域,提升社會生產的效率,極大地降低了獲取服務的成本。因此,每個職業都有其自身特點和壁壘的,這種特點和壁壘決定了從業人員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才有可能在職業上實現突破。
任何一個人在初入職場時,都難免需要做幾次選擇。但這種選擇不宜過久,如果長時間沒有確定自己的職業航道,就好比馬拉松比賽別人都已經熱好身準備起跑了,而你還在找鞋,時間一久就很難追的上了。
對小驚而言,他在職場中嘗試了很多職業,但一直沒有在某個職業的崗位上沉澱。這就導致一方面,由於缺少經驗和沉澱,招聘公司只能提供初級崗位;另一方面,小驚隨著年紀增大,自身對薪水的需求日漸增加,能力不足與需求日益增長的矛盾也就越來越突出。長此以往,小驚自己的職業道路自然就越走越窄了…
2、第二次讀檔:選中的行業日薄西山
你吸取教訓後,幾經思考,最終選擇了房地產市場的工作。讓小驚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積極拜訪每一位客戶,然而隨著監管的趨嚴、購房者謹慎,眾多房地產公司迎來了關門潮,小驚不但晉升無望,就連收入也不斷縮水,你又玩不下去了需要重新讀檔……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的發展,很多行業已經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任何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勢必是受到所處行業的大勢影響的。我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最後的棒棒》(非常好看,強烈推薦),其中就講述了在重慶山城棒棒這個職業的最後餘輝。隨著交通和器械的發展,在這個行業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不論從業者如何努力,也無法逆轉被淘汰的命運。
雷軍說過,站在風口的豬也能飛。所以,為自己選擇一個“朝陽”行業,無異於有助於自己職業生涯的順利展開。聽國內的同學說,現在的優秀大學生越來越多選擇資料分析、人工智慧、演算法等職業。而在多年前,土木等專業還是主流。由此可見,這個道理大部分人都還是懂的。
對於已經處於“夕陽”行業的從業人員而言,一旦意識到行業的衰退就應該立刻著手準備轉行(如果年紀已經比較大,可以不折騰,比如50歲?)。雖然轉行的過程註定曲折和艱難,但與其“等死”不如搏一搏。對小驚而言,這個時候他可能真的需要換個行當了…
3、第三次讀檔:選對職業道路卻止步不前
吸取教訓後,你幫小驚選擇了程式設計師作為自己的職業(從房地產到網際網路,嗯,小驚好厲害的說)。由於網際網路的興起,市場上程式設計師很搶手,於是小驚經過長達一年的報班學習程式設計,終於學會獨立應對專案。待遇自然相比之前提升不少。公司的福利好,收入也不錯,對於這份工作小驚很滿意。唯一有些不盡如人意的是領導總是讓他去嘗試負責一些超出自己工作範圍的事情,比如獨立負責一個專案或者做一些架構工作。
小驚覺得自己做這些事情很吃力,壓力非常大,還需要加班熬夜。而小驚並不想升職,他就希望一直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年有一兩次普調,然後輕輕鬆鬆按時下班就好。所以小驚對領導的要求迴應地很不積極,在幾次溝通無效後領導終於不再找他了……正當小驚準備開心享受自己的安逸的打卡生活時,突然發現自己出現在了公司的辭退名單中,你又摁下了重新讀檔的按鈕……
現在職場中流行一種“佛系”文化,往往秉承這種態度的小夥伴追求的是舒適的生活而非職業生涯的輝煌。本身來說,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在這裡我不得不和大家提醒一下職場的殘酷性。任何一個人在職場中都需要按照一個節奏走上對應的“臺階”,以研發為例,一般剛剛工作時是初級工程師,這時的職責就是在資深同事的指導下完成工作;1–2年後(最長不超過3年)就需要升到中級工程師,這時的職責是能夠獨立完成一箇中等難度的開發工作;再過2–3年後,需要升到高階工程師,這時的職責是能夠承擔較為複雜的開發工作,能夠分拆工作並指導初級、中級工程師完成工作。換句話說,一般工作6年的軟體工程師就要具備高階工程師的能力了。
這時大家可能會問,那一個工作6年的軟體工程師如果只拿初級工程師的收入,繼續做初級工程師的工作可以嗎?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公司而言,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持續成長,因為在員工成長的過程中,公司是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的(員工在公司內晉升,就需要證明自己有更高級別的能力對吧?如何證明呢?先幹出來成績啊。所以……,你懂的)。因此,很多公司會對沒有成長潛力的員工進行定期清理(俗稱末位淘汰)。這麼說吧,職場工作,尤其是前景廣闊的熱門行業,必定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
4、第四次讀檔:隨波前行而舵不在手
你在吸取了上一輪的教訓後,知道作為程式設計師的他再也不能夠任性“佛系”了,對於領導安排的工作也積極響應。在短短的五年裡,它做過後臺,做過前端,做過專案管理也做過系統設計。隨著自己工作的成長,小驚在公司內由初級程式設計師晉升為高階程式設計師,然而小驚在開心的同時,卻發現自己和同級別同事相比更像是萬金油,什麼事情自己好像都能做一點,但又缺少體系化的方法以及深度的研究,於是TA發現自己距離架構師/技術專家的道路又變的艱難起來,而你也隨著小驚的成長,對他的要求也高了起來,於是你又恨鐵不成鋼地摁下了讀檔鍵……
公司的工作與學校的課程不同,並不是以人才培養為目的。這就會導致員工乾的活可能缺少延續性,經常會東一榔頭、西一棒槌。這樣的過程中,前期員工還有一些成長,但往往只瞭解皮毛,導致的結果就是活幹了,但缺少在某一領域的深耕和持續成長。
作為一個職場人士,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比如4–5年左右),應該對自己的發展方向有一個規劃。這個時候,對於工作就需要有選擇的做:與自己職業規劃一致的,主動攬活,深入研究;與自己職業規劃不一致的,可以試試但不易陷進去。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說,如果公司給我安排的活絕大多數和我的規劃不一致怎麼辦呢?這裡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跳槽”,換一個符合自己職業規劃的公司。其實在職場中,我比較建議在一家公司工作4–5年之後就換一個地方,除非所在的公司發展很快,空間和機會都很多(這種非常少)。對於職場人士而言,需要對自己的發展負責。
5、第五次讀檔:缺少改變的勇氣
這次你為小驚在程式設計師的職業生涯上做了很好的規劃,經過幾次更換工作後終於坐上了研發經理的職位。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奔四的人了,管理著不小的團隊,拿著非常豐厚的薪水。然而,這時他發現所在的公司,業務正在下滑,而業內一個新的公司正在快速的成長為公司的競爭對手,透過獵頭挖了不少小驚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同時也向小驚也丟擲了橄欖枝。然而小驚瞭解到對方公司的狼性文化,工作時間是996甚至007。看著已過35的自己,小驚擔心自己過去以後適應不了,何況現狀也不錯,就不去冒這個風險了吧。結果他所在的公司一路下滑,跌出行業的第一梯隊,競對則蒸蒸日上,身邊跳過去的同事也混的很好。“小驚這麼勤勤懇懇,憑什麼要過得不如那群還不如他的人?”,你又咬牙切齒地摁下了讀檔鍵……(考慮到有人會質疑這個例子,我建議大家可以瞭解一下某度的高經們)
職場之中有一個巨大的矛盾:一個人得到的越多,想要改變就越難。對於很多“事業有成”的人而言,要進行改變無疑需要巨大的勇氣。某種程度來說,在改變之前進行慎重的考慮和充分的調研是必要的,但是一旦看清趨勢後,改變更要堅決。在2008年網際網路趨勢已定的情況下,大量外企的精英紛紛離職加入網際網路公司,獲得了不錯的職位並延續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對於在這個趨勢下還不改變的人來說,越往後就越艱難,於是你可以看到Oracle裁員後員工的失落和無奈。
很多時候人們沒有勇氣改變並非是因為看不清未來,而是來自於對舒適環境的眷戀。“未來之事未來惱,我且悠哉渡今宵”,這樣的心態讓改變的勇氣消磨殆盡,只留下未來的悔恨莫及。人類在矇昧時期,為了生存而拼盡全力,那個時候在自然界的競技場中缺乏勇氣就會失去生存的機會;隨著文明的發展,在現實生活中生存下去似乎已經沒有那麼艱難,然而“競技場”卻從未消失。職場還如人類矇昧時期一樣,是一個殘酷的競技場,要想存活下去依然需要每一個人拼盡全力和果決的勇氣。
就像之前的“中國式家長”給我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觀念,讓我們意識到可能自己做家長的時候也並不是如想象般的順利一樣,這樣的模擬職場遊戲也一定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思考。
不過對於遊戲或者故事中的人物而言,他錯了以後可以不斷讀檔重來,而對於現實中的職場人士而言,遊戲中可複製的,只會是一步踏錯就需要付出的十分沉重的代價。一步錯,步步錯,我們的職場路就像是容錯率極低的不可存讀檔的遊戲。所以對於身處職場之中的諸君而言,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檢查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否亮起紅燈,這就好比定時體檢一樣,及時發現及時改變,才能保證每個人擁有一份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的職業生涯。
最後,預祝每一位在看文章的小夥伴擁有順利向上的職業生涯。
END
※※※※※※※※※※※※※※※※※※※※※※※※※※※※※※※※※